青年执笔绘绿洲
——高校学子手绘文化墙让民勤故事“活”起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通讯员 杨燕
“快看,水库防护墙变成了美丽画廊,太壮观了!”
“民勤蜜瓜,沙漠绿洲,还有风土人情。”
…………
炎炎夏日,当人们经过569国道民勤县红崖山水库段时,都会被眼前的手绘文化墙所震撼。
近日,来自全国部分高校的“三下乡”实践团走进民勤,大学生们以“大地为纸、草木为墨”的创作理念,将民勤县75年治沙史与乡村振兴愿景绘入文化墙,用艺术语言为戈壁绿洲注入活力。
在民勤县红崖山水库防护墙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植此青绿、绘助农兴”志愿服务队的20名学生正在墙面上勾勒轮廓。队长韩馨怡和同学们一起手持画笔,在30米长的墙面上晕染出水库的粼粼波光。
“我们每幅画都精心选取既贴近村民生活又能展现土地韧性的题材。目前团队已完成18幅墙绘,当地村民熟悉的生活场景被转化为生动的视觉语言。”韩馨怡说。
与艺术专业学生侧重美学表达不同,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的实践团带着“科研+创作”的双重任务而来。
在民勤昌宁镇四方墩生态基地,实践团成员以饱满热情参与到黏土沙障固沙的工作中。张彤和团队将草方格固沙技术、梭梭树种植过程等专业元素转化为墙绘语言,“你看这个草方格图案,我们用几何线条表现其固沙原理,既科普又接地气。”
“纸上得来终觉浅,直到亲手参与黏土沙障固沙,才明白每一株梭梭背后都是汗水。”甘肃农业大学教师郝媛媛望着墙绘说,学生们把6天实地调研的成果都画进了墙里,中间的红心,代表青年学子对民勤这片土地的热爱,“希望我们的青年学子们,能够担当重任,接力扛起生态保护的重任,继续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随着墙绘作品陆续完成,红崖山水库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拍照打卡,有人特意带着孩子来上一堂生动的“生态课”。
在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学生创作的墙绘前,一幅幅灵动的图画沿路徐徐展开,学生宋明睿介绍,画里的热气球、飞机、沙漠绿洲,都是我们想向外界所表达的——民勤不仅有治沙精神,更有甜蜜的未来。
“邀请大家来民勤,感受民勤的风土人情,吃民勤的蜜瓜,坐民勤的热气球,看民勤的大漠风光。”宋明睿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8月06日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总决赛 甘肃学子斩获10项大奖
- 2025年08月02日甘肃省5个项目15名学子获得“创新之星”荣誉称号
- 2025年08月01日河西学院学子千里援疆路: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 2025年07月22日【关注2025高考】全程守护 托起千万梦想——甘肃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现场走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