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教育  >  教育资讯

手机禁入校园:禁令之下的堵与疏

 2021/04/09/ 16:20 来源:陇东报 记者 陈思

手机禁入校园:禁令之下的堵与疏

  文/图 陇东报记者 陈思 

班主任统一收起的手机。

  2021年1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近日,记者走访西峰城区多所中小学发现,《通知》下发以来,西峰城区各中小学校按照通知要求,将手机管理工作做细做实,如今,大多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已成为常态。但仍然存在个别学生将手机悄悄带入校园,成为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麻烦事”。

  学生:做到不带手机不容易

  王晓雯是一名初三学生,2020年后季开学起,她的手机就被家长没收。王晓雯说,因升学、课业紧张等原因,她的同班同学几乎都有类似的“待遇”。大家已经习惯不带手机进校园,但想要完全离开手机,已形成的心理、生活习惯上的依赖仍无法彻底改变。王晓雯说,有手机时,能在家中与关系要好的同学聊天交流,分享趣事,有些想私下了解的生活常识、小知识,都可以从手机上获知,生活中乘公交、买东西等,基本都用手机完成支付。被禁用手机后,她觉得生活添了许多不便,也失去了与同龄人沟通交流的渠道,她有些说不出的“压抑”。

  今年读高二的房文睿表示,他对手机颇有些“纠结”,从今年开始,有关禁止手机进校园的《通知》下发后,学校呼吁家长积极参与配合。在家里时,父母要求他交回手机,为此,他与父母有过一点小冲突。他觉得学生用手机不完全是弊大于利,虽然经常用手机打游戏,但自己也在手机上下载了学习类软件,“手机上查单词不用翻书,比用纸质词典快多了。”房文睿坦言。现在家里和学校都不允许动手机,让他很难适应。

  “班里同学大部分都用老年机,每周还有几次固定和不定期的检查,手机带来都交给老师统一保管,带不带手机没区别。”正在读高一的贺一翔说。当记者问到,如果身边有智能手机时,能否管住自己,不耽误正常学习生活时,贺一翔表示,不确定能不能管好自己,但会服从老师与家长的监管、约束。

  老师:学生用手机应“严管+善导”

  对于低龄学生使用手机,西峰区团结小学教师刘静凡很是担忧。她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思维能力、行为习惯、自我意识的进一步拓展和养成期。频繁使用手机,会让小学生产生过度依赖,不论是思考能力还是视力、身体发育等都受到一定影响。手机上很多事物都可以一键搜索,但直观获知答案,让小学生缺少了思考的过程,长此以往,对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都很不利。而且使用手机“成瘾”也会让自控力较差、心智未成熟的小学生们沉迷网络,会有很多不可预见的弊端。

  陇东学院附属中学副校长付良伟表示,在手机禁入校园的《通知》下发之前,陇东学院附属中学坚持不让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进教室的做法已有几年了,旨在倒逼学生专心致志听课、阅读、做作业,深受家长认可,也颇显成效。

  “住校学生手机通常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有紧急事情时,可以用班主任手机跟家长联系,每周六班主任会把收起来的手机还给学生,周日下午到校后又统一收回,走读生一律不准带手机。”付良伟介绍说。学校注重从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努力为学生营造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勤奋上进的校园环境。

  在与家长沟通,形成家校合力方面,双方尽了最大努力,但课余或校外,仍有学生对手机十分“惦记”,大有网瘾复萌之态。“跟家长们交流时经常听他们说,假期里孩子们终日不离手机,明显可见注意力不集中,视力下降,缺乏耐心,与家人日常交流减少。开学前后,不论老师还是家长,督促孩子收心都比较困难。”付良伟说他认为,电子信息时代,手机也是可以提供海量的有益信息的,不见得一定要将中小学生与手机彻底隔离开来,但家校配合监管仍不可放松,教会学生正确取舍很关键。

陇东学院附属中学的学生进入校园须接受检查是否带手机。

  心理专家:戒断“心瘾”更重要

  中小学生手机禁止带入校园,似乎总是处于一种欲禁不止、欲放不能的状态。

  记者走访过程中,不少家长反映,给子女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孩子家庭通联、同学交流、开阔视野、辅助学习等,尤其是初高中阶段的学生,日常生活中有时还需要用到手机支付、导航、扫码通行等功能,但学生使用手机也让许多家长身心俱疲。

  “禁止带手机进校园之前,孩子经常在家里说,班上某某同学又买了新款手机,缠着爸妈给他买,一部手机少说也要千余元,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太快,同学之间互相攀比,让家长增加了太多不必要的花销。”陆女士告诉记者,儿子班级的家长群里,大家都抱怨现在的孩子花销惊人,也都很担心孩子沉迷手机、荒废学业。而且,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容易激起同龄人之间的虚荣攀比心,同时还损害健康及视力。陆女士说,校方一直要求家长配合,但校园之外孩子用手机的情况更为普遍,管理难度也更大,主要体现为子女对家长管制抵触情绪强,家中可藏匿手机场所多,孩子独处空间多、时间长,监管死角多等。当家长态度坚决,采取强硬措施时,亲子冲突又不可避免。

  “学校防止学生沉迷手机,需要因势利导。而家长一方也应做到用‘身教’替代‘言教’。”庆阳市心怡咨询调解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郭越说。要让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拿得起放得下”,摆脱“心瘾”是关键。校方与家长要了解当代中小学生心理诉求,给予更多师生交流、亲子陪伴,丰富校内外生活,为未成年人创造学习、生活的环境和氛围。就像手机禁入校园的本质,并非是强制学生禁用手机,而是重在对带入校内的手机加强管控和合理使用。

  郭越表示,要借手机管理的种种措施,加强对中小学生自控力、自律意识、良好习惯的引导和养成,努力让未成年人在使用手机方面,达到拿得起、放得下、管得住、用得好的理想效果。为此,老师和家长带头远离手机依赖症的榜样示范效应不可或缺。校方相关配套细则需及时跟进,更加精细化、人性化管理,而家长也应选择有效亲子交流方式,自己先“放下”手机,多一些耐心倾听与陪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