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教育  >  教育时评

【理论】地方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0/11/02/ 00:4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陈正武

地方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陈正武

  民族院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兼有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双重属性。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位于甘、青、川三省交界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是安多藏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学校秉承“以阳光品质、办阳光大学”的办学理念,以“政治可靠、扎根基层、业务适切”为人才培养目标,凸显民族师范教育、安多藏区文化、高原区域经济三大特色,先后开展了三轮教育教学改革,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特色不断凸显,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充分体现了地方民族院校的历史担当。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政治可靠”的素质。针对学生民族众多、文化多元的构成特点,不断加强通识教育及课程建设。设置综合素质课程,教育各民族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五个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设置人文科学素养课程,提高各民族大学生的现代文化科学知识;设置地方民族文化课程,尊重文化多样性,提高民族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筑牢人才培养的制度基础。根据民族地区对多样性人才的需求,在全省率先实行“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既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又可根据社会、学科的发展,合理地调整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模块化课程体系既搭建了刚性的必修课程平台,又可根据学生特长和就业意向设置多方向的选修课程,形成了“基础→发展→提高”的三维课程目标,实现了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工作的目标。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拓宽人才培养的途径。重点围绕民族师范教育、安多藏区文化、高原区域经济三大特色专业群,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建设,增强服务民族基础教育的功能,设有26个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及方向;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增强服务经济发展功能,设有艺术设计学等28个紧扣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

  推行分层分级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针对不同民族学生在语言文化、教育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学校推行因材施教、分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实行分级教学,把学生分成A、B、C三个级别,在理科课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根据学生不同层次进行编班授课;在藏语专业和藏汉“双语”教学中全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施“七化”模式,有效提高了“双语”人才培养的质量。

  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按照“保证基础理论、突出技能训练、课内课外结合、注重课外延伸”的原则,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打造“循序渐进”的系统化实践教学平台,对学生实施“四年连贯性”的全程实践教学能力培养,进而培养实践教学能力突出的师范生;推行多样化的教育实习模式,形成以“援教顶岗”实习为主,以“混合编队”“委托代管”等为辅的多元化实习模式。

  推行机制改革,夯实人才培养的师资保障。立足办学区位的特殊性,根据师资队伍薄弱的现状,设立夏学期,实行“三学期制”,利用夏季各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休假时机,聘请到我校讲学,探索出一条“以自有教师为基础、外聘教师为充实、兼职教师为带动”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开创了地方民族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路子。此举既缓解了师资总量不足和优质师资紧缺的矛盾,又为我校学生在甘南草原接受优质教育资源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作者系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校长、教授)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