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教育  >  每日会客厅

让朵朵蓓蕾尽情绽放 兰州市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020/07/16/ 15:24 来源:兰州日报 记者 谯喜龙

让朵朵蓓蕾尽情绽放

我市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近年来,兰州市民政局结合部门职责,采取有力措施,坚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常态化工作抓实抓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明显。

  完善体系呵护孤残儿童茁壮成长

  一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孤残儿童的生活学习,努力为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一方面足额保障孤儿基本生活费,结合省会城市经济发展实际,自2019年起,将机构内集中供养儿童生活费由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至1520元,将社会散居孤儿生活费由每人每月640元提高至1160元,均高于省级标准160元,确保孤儿共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同时,在市政府和市直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帮助335名孤残儿童解除了疾病痛苦,累计发放85.25万元助学金帮助孤残儿童完成学业,妥善安置62名高校毕业孤儿走上工作岗位,为56名步入社会的孤儿解决了廉租房,为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截至目前,“社工课堂”已衍生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安全、道德思想、行为习惯、青春期心理健康等10个小组课堂;有近2000余名社会爱心人士走进儿童福利院,与孩子们零距离交流互动、奉献爱心。2019年兰州市儿童福利院被授予2016至2018年度全国“青少年维权岗”荣誉称号。

  兜牢底线守护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近年来,随着农村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加,全市各级民政部门通过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全方位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

  全面落实各方责任。在政府层面,建立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教育、公安、卫健等26家市直部门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在社区(村)层面,建立了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长期培训和定期走访机制,在全市累计配备街道(乡镇)儿童督导员112名、社区(村)儿童主任1085名,确保了有专人维护特殊儿童的合法权益;在家庭层面,指导签订《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委托责任确认书》2324份,完成率100%,确保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不断强化保障基础。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动态化基础信息库,全面摸清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基本信息,连续三年为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开展了关爱保护复核评估工作,确保了儿童工作概念清、数据明,保障措施不漏一人。

  丰富关爱保护途径。组织开展了“兰州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社区(村)宣讲活动”;创新开展了“爱心妈妈”结对、“爱心安全包”发放等活动,确保了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生活有照顾、行为有管教、学习有辅导、思想道德有约束、安全有保障。

  加强联动保护流浪儿童健康成长

  兰州市民政局以市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为平台,精心打造了“迷途宝贝驿站”品牌,以站内、站外双提升为目标,确保每一位受助未成年人感受到浓浓的关爱与呵护。

  在站内教育方面,突出因人施教,根据受助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结合校园教育增设了通识、艺术、品德、法制、安全等课程,有效弥补了受助未成年人的知识短板,帮助其改善或恢复社会生活功能,早日回归正常家庭生活。在站外辅助方面,广泛运用全国救助寻亲网,今日头条寻亲、DNA信息采集、人脸识别系统等多渠道寻亲的工作方式,将寻亲渠道由点到面全方位拓展,切实改变未成年人困境。

  同时,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以开展“三社联动”试点为契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市形成了东苑社区“阳光儿童乐园”、费家营社区“雏鹰天地”成长营、福源小镇社区“星星之火梦起朝阳”青少年周末课业辅导班、元台子社区“七彩童年,快乐假期”少儿冬(夏)令营活动、天水南路社区“小能人”成长记为代表的青少年服务品牌,构建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同向发力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模式。

  自2019年起,将机构内集中供养儿童生活费由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至1520元,将社会散居孤儿生活费由每人每月640元提高至1160元。

  “社工课堂”已衍生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10个小组课堂;有近2000余名社会爱心人士走进儿童福利院,与孩子们零距离交流互动、奉献爱心。

  通过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帮助335名孤残儿童解除了疾病痛苦,累计发放85.25万元助学金帮助孤残儿童完成学业。

  以市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为平台,精心打造了“迷途宝贝驿站”品牌,以站内、站外双提升为目标,确保每一位受助未成年人感受到浓浓的关爱与呵护。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谯喜龙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